文学大觉>奇幻>买宋 >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升官图与大赌局
    《清稗类钞·赌博类》记述道:有曰“掷状元筹”者,用筹马,以绯多者为胜。

    别有全色、五子一色、合巧、分相、不同、马军、四序等名,次第俱得胜彩。

    最大者曰状元,为六十四柱。次差小,曰榜眼,曰探花,各三十二柱。递至秀才,最小者仅一柱。局毕计筹,以分胜负。

    别有一筹曰“场谱”,开载得失高下之数,以杜争竞。

    状元筹的玩法别具一格,升官图的玩法与此不同。

    它一般是以某一朝代的官制为依据,在一纸局上列从卑到尊的各种官吏名号,低自县吏、高至宰相。

    清代以后一般用四粒骰子掷彩,参加者可容二至数人,轮流掷骰,依彩由自职位最卑的官职逐渐升迁或降黜,先至官职最尊处者为胜。

    终局后,职位最卑者按事先约定向胜者纳钱若干,称为“见面钱”或“倒盆钱”。

    掷升官图的骰彩有多种名号,最基本的四种是依照古代考察官吏的四种“考绩”等级即“德、才、功、赃”。

    用四粒骰子掷彩,掷出有两个四为德,两个六为才。

    两个二、三、五算功,两个幺算赃。

    德才功都可以升级,赃则要降黜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其他骰彩还有穿花、全色、分相等赏彩和出局、军台(充军)、革留、交部、休致等处罚的名色,完全采用了清代吏制的各种术语。

    李正躬先生的《谈升官图》介绍了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张升官图,“可以说是升官图中最复杂的了。

    也是用四颗骰子掷,共分德、才、功、良、由、赃六等,变化也格外得多。

    其中有特恩、封典、世爵,有京官、外任,有汉员、满员,更有捐官、赎罪,以及遇到了所属上司还得送见礼等等,将清朝官场的规律表现得一点也不遗漏。

    而且还将清朝官场的陋习,像捐官、赎罪等也都表现出来,真可说是一张清代官场的缩影。”

    确实,升官图可以说是封建官僚制度在博戏中的投影。

    升官图具有浓厚的游戏色彩,其内容对热衷功名的士大夫有很强的吸引力,同时又是一种赌博手段,这三种因素决定了它自产生以后一直能够广泛流行,幼自儿童,长至老翁,卑如市井小民,尊如朝廷命官,都有它的爱好者。

    宋人赵必盙的《沁园春》词就有:“看做官来,只似儿时,掷选官图”的句子,正表现了人们对此的心理和这一社会现实。

    并且从宋代开始,骰子选格嬗变出一些形式不尽相同而实质又很相似的博戏,大抵分为两类。

    一类是将升官图“超升”为神仙的“选仙图”。

    清人赵翼《陔余丛考》卷三十三云:宋时有选仙图,亦用骰子比色,失为散仙,次为上洞,以渐至蓬莱、大罗等列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