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大觉>奇幻>买宋 >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古代算学的没落
    不过,所谓的理想对象既不是女儿的个人意愿,也不是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的,而是父母主要是父亲从维系、发展家族的角度来考虑的。

    因此在科场选婿者,不乏“饥不择食”者,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、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,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,就将之抢了过去,当做女婿。

    像是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,体貌亦不凡,为一权势之家看中,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,该青年既不拒绝,也不逃避,而是欣然而往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,问道:“我只有一个女儿,长得并不丑陋,愿意嫁与公子为妻,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此青年微微一笑后,是不慌不忙的深深鞠了一躬,然后推辞道:“我出身寒微,如能高攀,固然是件幸事,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,怎么样?”

    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,随即散去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。

    像当时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,考中了进士,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,他并未拒绝,而是作了一首绝句“读尽文书一百担,老来方得一青衫。媒人却问余年纪,四十年前三十三。”

    由此足见宋朝榜下捉婿风俗之疯狂,真的是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啊。

    同时,“榜下捉婿”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,那就是宋代的婚姻观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。

    因为从魏晋南北朝、隋至唐中期,由于门阀制度盛行,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。

    到唐中后期门开始衰落,经历五代,到宋代,门第观念已经淡薄。

    因为个人才能和钱财,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则与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、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
    所以,对于宋代此种婚姻观念的评价大家应该辩证地看,较之前代的门第婚而言,宋代的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进步,而且真的是令人羡慕啊,恨不得现在就穿越回去考个进士,体味一下那万众瞩目,被人抢亲的感觉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不过穿越神马的,毕竟只是幻想,是不可实现的,所以大家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,流流口水吧,努力提升自己才是关键啊。

    同时,需要说最后一点,那就是说到古代科举制度,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。

    那就是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,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延续颇久,为何不见数学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大放异彩呢?古代科举考数学这些吗?

    的确,只要翻开历史,我们就可以看到,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、国学大师满坑满谷,但数学家、物理学家、化学家这些都是凤毛麟角,能叫上名来的不过祖冲之等等几个人而已。

    除了几个装神弄鬼的炼丹家,抽冷子干了点与化学有关的活儿,真的几乎没有。

    而至所以如此,会出现如此严重偏科的问题,首先还是要从我国古代数学教育及人才推举制度说起。

    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吧,在最早的夏商年间,由于当时运用的数学还主要停留在数数、记事阶段,同时选拔人才采取“三宅三俊”选任法(主要审核政务、民事、执法)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年代里,无论是数学还是文章,文化水平并不是主要的选取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