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大觉>奇幻>买宋 > 第二百五十章 画画也能考科举
    像是在宋太宗殿试期间就有一个特别的例子,有个叫李雄的考生参加考试,有人递给他一把团扇让他作画。他说:“我不擅长画团扇。”

    宋太宗就问他:“那你擅长画什么?”

    他说:“我擅长画鬼,三五十尺的,鬼越大,我画得越好。”

    宋太宗听后大怒,拔剑要杀他。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宋太宗的气才平息,怒吼他滚蛋。

    而且宋代书画的科举考题大多含有文学意味,例如“野水无人渡,孤舟尽自横”,大部分考生都画“系空舟岸侧,或拳鹭于舷边,或栖鸦于蓬背”。

    唯有一人不是这样,他独画一人卧于舟尾,横一孤笛,结果获得了第一。

    又例如“竹锁桥边卖酒家”,大多数人都倾其功力画酒家,画各种各样好复杂的酒家,却有一人独画桥边竹外挂一酒帘,书有“酒”字,表示桥竹深处有酒家,结果此人又获第一。

    为什么?因为他们都采取一个巧胜的办法,并完成了一个耐人寻味、发人联想的绘画画面和文学意境,既能让读者联想翩翩,又可让读者玩味再三。

    这也是中国画的特点,那就是不需要把什么东西都画得清清楚楚,按照生活中的样子照搬照抄。

    因为中国画的本质上讲究笔墨张力,讲究画面生动、含蓄和意味。

    中国画画的是人格、是情操、是价值观、是艺术趣味、是生命状态,中国画不具备长篇小说的功能,也不需要长篇小说的功能。

    而且宋代画院有另一种叫法——宣和画院,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,因为画院在他的任期内发展到最高峰,所以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宣和画院,不过这都是后人冠以的叫法,实际上并没有这块牌子。

    因此怎么说呢,宋徽宗期间的画院已经和现在的高级美术学院差不多了,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,而且也十分注重文化知识。

    专业上有佛道、山水、人物、鸟兽、花竹、屋木等科目,每日习画都是从御府藏画中取出,既不可触碰,也不可靠近大声说话,以防唾沫星乱溅。

    文化主要学习《说文》《释名》《尔雅》以及篆书、律考、音训,每日相互背诵,每学一篇新文熟读三百遍。

    宣和年间,宋徽宗也常来画院亲自指导,有一次让画家画孔雀开屏,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。

    问他为什么,他说孔雀开屏一定先举左脚,而画家都画成了右脚,可见宋徽宗还是很有生活常识的。

    所以许多人说,宋画、古希腊文明、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极其辉煌的三件大事,也的确,宋画的伟大成就,其主要贡献就是来自于院体制之内的画家,当然也包括院体制之外的那些伟大画家,像董源、范宽等等。

    宋代画院的画风主要是青绿巧整和水墨苍劲两派,这两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
    从宋太祖到宋代倒数第二个皇帝宋度宗,宋代的大画家一直源源不断,仅待诏一级的画家就有180人之多,像张择端、李唐、苏汉臣、刘松年、李嵩、马远、夏圭、梁楷等等,几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画院工作,并留下了极其灿烂辉煌的不朽之作。

    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,宋朝其实挺开明的,科举制度方面,也的确最为完善,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人才。

    当然,可能也有许多朋友不服,说什么明朝才是,其实不然,只能说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,并不是最完善的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