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大觉>奇幻>论如何与王爷过日子 > 第一百十九章 此事要不要告知王爷
    “真上吊了?”江长兮正在绣云纹,突闻此事,也是一脸惊讶加错愕。

    “是。若不是太医去得及时,人就没救了。”庆荣漠然着一张脸,没有任何怜悯和同情。

    “这孟晓露,倒是刚烈。”江长兮手抚过那绣了一半的云纹,针脚密集,错落有致,落在天罗绸上散着闪闪金光。

    “只可惜刚烈错了地方。”

    中秋宫宴那日,孟晓露落水为五皇子所救,意外也好,刻意也罢,五皇子与孟晓露在水下有了肌肤之亲,众目睽睽,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。

    这也就算了,不过两日功夫,传言风向就变了,流言直指孟晓露狐媚勾引,水性杨花,孟侯府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为千夫所指。

    可人家姑娘是无辜的呀,五皇子更无辜,一切起因来自四公主大闹御花园,失手推了孟晓露下水,受御史台弹劾。

    皇帝倒是真疼爱四公主,硬生生将弹劾给压了下去,并言道孟晓露本为五皇子侧妃,五皇子救他的侧妃,那是合情合理的。

    为了止住流言,孟侯爷借机请旨五皇子尽快迎娶孟晓露进门,反遭御史台联名当场弹劾:岂有侧妃先于正妃入门之理!且平瑞郡王府三代重臣,满门儿郎为国战死沙场,平瑞郡王更是死于救灾半途,于大鸿社稷有大功,五皇子正妃为其遗孤,又怎可受此慢待。此举不仅会使武将寒心,更置皇帝于不义之地!

    此话皇帝入了心,加之五皇子妃胞妹乃安国公府安早年未婚妻,不看僧面看佛面,皇帝不得不顾虑一番,才令钦天监择吉日,命五皇子与九月下旬迎娶正妃,次日迎娶侧妃,以全两家颜面。

    本以为此事到此就结束了,岂知那平瑞郡王府的大姑娘是个更为彪悍刚烈的性子,九月完婚的圣旨都到门口了,平瑞郡王府大门愣是不开。

    大姑娘并没有要抗旨的意思,她甚至身着素服,三跪九叩至宫门前脱簪请罪,言道:臣女及幼丧母,九岁丧父,蒙祖父照拂,艰难抚育幼弟幼妹,独撑门户。祖父去时,臣女于先祖父母墓前发誓,二妹不嫁,幼弟无能力独撑门楣之时,臣女至死不嫁。

    平瑞郡王府曾也是临都城里排得上号的名门贵胄,可惜郡王于横江修复堤坝时遭遇大水而亡,世子年幼,门楣零落。

    当年就是这位大姑娘毅然舍弃女儿娇弱,辅助年迈的祖父又是掌家,又是吓退想趁机夺爵位的旁支,护住了弟妹,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。

    今日这位大姑娘以此为由请皇上将婚期延迟,只待二姑娘十月出嫁,世子明年五月年满十四,再议婚期,也不算太过分。且人家大姑娘也提到,若五皇子等不得,此婚事作罢她也绝无怨言。

    人家都这么说了,皇帝要还不允治了她抗旨之罪,那就是皇室咄咄逼人了。

    看在早逝的郡王面上,看在安国公府的面上,皇帝就算有不满,也只得同意,将婚事延迟到明年五月,待世子一过十四生辰承袭爵位,大姑娘嫁入五皇子府,孟晓露次日入府。

    谁知此意传到孟晓露耳朵里,觉得这是惊天大辱,一时想不开一根白绫就上吊了。

    这一吊没吊死,倒引来了皇帝的不满。一个两个都敢违抗他的旨意,若他次次好说话,让人觉得圣旨如儿戏,日后还有何威严可言,谁还肯真心臣服。

    于是皇帝大手一挥:既然你不满意朕的安排,那就不要做五皇子的侧妃,去云慈庵常伴青灯吧!

    此话一出,谁不知道皇帝是怒了,满朝文武再无人敢说话敢求情,于是当日,孟晓露就被连夜打包送到了云慈庵。

    江长兮知道的时候,其实已经是孟晓露去云慈庵的第二日了。

    “连夜就给送走了?”江长兮眨眨眼,这效率……“孟侯府的人没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