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大觉>青春>大唐第一女相 > 第1120章 机会来了
    短暂的沉默之后,封德彝鼓起勇气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长孙尚书言之有理,太子受伤,臣等痛心不已,但为了大唐的千秋基业,臣不得不劝谏陛下,另立储君。”

    有了皇后的亲兄长打头阵,以及中书令的附和支持,其他官员也大着胆子劝谏皇帝另立储君,以安民心。

    李世民默默地听着他们进言,不动声色地观察每一个人,企图从他们的言行中找出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“陛下——”

    萧瑀的声音把李世民远游的神思拉了回来:“陛下,您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李世民心下冷笑,面无表情地起身,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退朝。”

    群臣:“......”

    李世民离去之后,很多官员围在长孙无忌身边,向他打探圣意:“长孙尚书,陛下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长孙尚书,你一向得陛下信重,肯定知道陛下的想法,今日你突然在朝堂上提出另立太子,是不是陛下看太子的腿伤治不好,起了更换储君的心思?”

    “是啊,长孙尚书,你就给我们透露一点,也好让我们心中有个底......”

    封德彝、陈叔达等人也未曾离去,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长孙无忌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唉——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先是深深地叹了口气,然后满脸无奈地说:“太子的腿已经废了,另立储君,势在必行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拨开人群,朝外走去。

    群臣听了这话,心思顿时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前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皇宫。

    杨淑妃让人把六岁的二儿子梁王李愔带下去,只留下大儿子蜀王李恪在殿中,并让人把守宫门,别让外人靠近。

    “三郎,你今日去看望太子,可见到他了?他的伤势如何?”

    李恪面容沉静,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:“太子今日好很多了,没有再像前几日那样不让人靠近,也愿意见人。

    “我和几位兄弟一起去的时候,太医令正在给太子换药,太子动不了,疼得直叫唤。

    “后来跟我们说话时,太子一直萎靡不振,十分消沉,恐怕是已经知道了换储君一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