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大觉>仙侠>东北之虎 > 第116章 护国运动
    第116章护国运动

    唐继尧、蔡锷、李烈钧12月25日通电全文如下:“各省将军、巡按使、护军使、都统、镇守使、师长、旅长、团长、各道尹、各知事、各学会、各商会、各学校、各报馆公鉴:天祸中国,元首谋逆,蔑弃《约法》,背食誓言,拂逆舆情,自为帝制,率召外侮,警告迭来,干涉之形既成,保护之局将定。尧等忝列司存,与国休戚,不忍艰难缔造之邦……”

    云南宣布独立后,当务之急便是成立军政府。

    在云南将军府中,一些参与护国运动的人士济济一堂,共同商讨军政府的具体细则。

    前云南巡按使(相当于省长),任可澄道:“我看不如效仿武昌起义,武昌军政府的形式,大家共同推选出一位都督,一位总司令。”

    “志清兄说得不错,武昌起义成功了,咱们采取武昌军政府的形式也算是博个好彩头。”前国会议员赵蕃点头认可道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些人暂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,既然有了武昌军政府的先例,自然就照搬过来。

    “可是这都督和总司令的人选又该如何确定呢?”辛亥革命先躯,与赵蕃同为前国会议员的由云龙提出新的难题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抛出来,在座的同时都哑了火,在座有实力和威望当上都督和总司令的唯有蔡锷和唐继尧两人。

    蔡锷是前云南总督,虽然年轻,不过名声中国内是响当的。像李宗仁这些人物也曾当过蔡锷的学生。若说声望无疑蔡锷是就任都督的最佳人选。

    可唐继尧却是继蔡锷之后的云南总督,后改云南将军,虽然声望不及蔡锷,但却是在座的第一实权人物,这两年云南军中的重要将领差不多也换上了唐继尧的心腹人物。

    都督只能有一个,不过人选就有两人,都极有希望,此时若开口选错了人,以后上位的都督会不会给自己穿小鞋谁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“我看还是让蓂赓兄来做这个云南都督好了。”蔡锷此时一改在北京的懒散样,腰挎军刀,身穿笔挺军装,脚踏皮鞋,两眼顾盼间自有一股威仪。“我离开云南已有几年,对云南的情况了解还停留在几年前,不及蓂赓兄。现在发起反袁护国运动,需要最大程度上调动云南的人力物力,这个重任还是让蓂赓兄挑起来更为合适。”

    唐继尧也谦让道:“松坡兄既是我的学长,以前也一直是我的长官。我任当任云南总督也是由松坡将军的举荐。况且从威望上来讲,确实只有松坡兄才能承担此任,希望松坡兄不要推辞才是。”

    但是蔡推唐也有理由,“护国兴师举义全赖云南,蓂赓是云南人,我是湖南人,主客之势已成,我不能喧宾夺主”,蔡锷以严肃的口吻说:“我们这次举义,最要紧的是要赢得全国各方的同情,以求得多助。蓂赓身为地方大吏,如果率军出征,很容易引起邻省认为是假名侵略之嫌,过去滇军扰川已有猜疑,今若不避嫌,更容易被袁世凯挑拨,中其反间,所以统军出征应由我和协和(李烈钧号)。至于坐镇后方,领导军政府重责蓂赓万万不可谦让。”

    蔡锷为了不和唐继尧生隙,顾全大局的谦让。确定了云南都督之后,别的便好办了。

    人事安排完毕,云南军政府快速有运转起来,迅速的编练成三个军,第一军编三个梯团出四川。第二军编两个梯团出广西入广东。第三军编一个梯团及先遣一纵队出贵州会师湖南,别一支队扎武定,远图成都。

    至此,护国运动正式爆发。

    护国运动爆发,袁世凯震怒,急令北洋军和川、湘、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,从川、湘、桂三路攻滇,企图一举歼灭云南护国军。第1路司令马继增率北洋陆军第6、第3、第20师各一部及部分混成旅,由湘西经贵州从东面攻入云南,第2路司令张敬尧率北洋陆军第7师和第3、第6、第8师各一部,与驻川北洋军和川军会合由北面进攻云南。曹锟任第1、第2路总司令。第3路为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、云南查办使龙觐光部由粤经桂入滇,袭扰护国军后方。

    袁世凯企图用雷霆手段将军力孱弱,弹饷两缺的护国军。可惜物必自腐,而后虫生,这句话换在人身上也合适。当年二次革命,国民党人几乎占据了南方半壁江山,袁世凯威势正浓,几乎没有废什么劲便让革命党人的军队土崩瓦解,可是现在称帝后,袁世凯声望受到沉重打击,在北洋军阀中威信不再像往日那样如日中天了,孱弱的护国军会像袁世凯想象中的那样被轻易消灭吗?

    “土井君,我还是觉得应该除去叶重为好。”川岛浪速与土井市之一起登上了到大连的轮船,对桌而坐。

    川岛浪速一边给土井市之倒了杯茶,一边道:“土井君,你想想看,若是真让田中义一这个家伙拉拢了叶重,以后满蒙独立还有咱们说话的地方吗?田中义一深受山县有朋元帅的青睐,若是此次再让他得逞,恐怕你我以后永远都要活在他的鼻息之下了。”

    土井市之目光一闪,“那川岛君的意思是?”